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

愉快的迎接聖誕節——降臨節日曆 (Der Adventskalender) 倒數中



聖誕節的腳步越來越近,Goethe Institut也發行了降臨節日曆!
點我進入~
雖然是網頁版的,卻有類似機智問答的互動,隨著日期推進,每天釋出一個新的格子。


說到降臨節日曆 (Der Adventskalender) ,雖然在台灣並不普遍,但德國可說是遍地開花,充斥著大街小巷。德國人用日曆來告訴孩子,聖誕節要到了,耶穌即將降臨。基督教與耶穌在歐洲依舊是十分重要的信仰,慶祝聖誕節就像是我們慶祝過年一般。






Adventskalender 總共24天,從12月1日數到12月24日,最後一天多為6x4的規格,讓日曆趨近正方形。目的是倒數降臨節(聖誕節),其中在12月比較特別的日子,不同廠商也會有特別的禮物!比如說聖誕老公公日~會在那一格放上聖誕老公公的標誌。



我記得去年買的Adventskalender是Lindt的6x4規格(上圖),當巧克力吃完就是愉快的聖誕節!12月25日!但是整體來說,這個Adventskalender讓我有點失望,它的巧克力就是各種顏色的橢圓巧克力,每一天沒有什麼差別,吃起來都像過甜的牛奶巧克力.......希望之後還有機會嘗試其他的Adventskalender!


不過過甜也好、過酸也沒關係,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倒數的期待感,以及和親友團聚、享受假期那更深層的含義。
















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

11月巴黎襲擊事件

2015年11月13日。



十三號星期五晚間,巴黎七個點同時發生恐怖攻擊。



網路上、電視台裡播放嗜血的畫面與死傷人數統計,訊息凌亂且繁雜,「不可能的任務」裡面演的劇情,真實在身邊上演。
我住的地方沒有因此響起任何警報,連房東也沒有打攪,訴諸冷靜平和似乎是德國人的天性。





現今戰爭已經不是大規模的打打殺殺,可能是恐怖攻擊、可能是經濟戰爭......裡頭的仇恨與競爭不變。主流媒體的放送與同溫層取暖,其實沒有辦法論斷誰是對的誰是錯的。


就像一早在布萊登堡門前看見的遊行。
因為語言不通,我只能領會大略的意思。衣索比亞的Oromos民族希望歐美給予政治自主,而不要過度干涉兩個族群的問題,於是在布萊登堡門前舉行示威遊行,參與人數大約三百多人。

一個黑人女孩拿傳單給我,我收下了跟她說聲謝謝,她也跟我說謝謝。

美國旅客看起來十分厭煩,連傳單都不想拿。
德國警察在附近戒備,數量至少多於十人,認真的看著集會遊行,遊行至少持續了兩小時,後來他們從廣場轉移到街區。



五彩的旗幟飛揚,Oromos堅定地呼著口號,走過一個個街口。他們走得雖慢,卻走得遠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反觀去年今日,種族主義、保守主義正不斷發酵。身為外人的我除了惋惜,也渴望了解其中的原因,我相信唯有傾聽才是溝通的第一步。祝福德國這片土地,一如既往,擁有屹立不搖的包容與開放,用信任扶持彼此挺過重重難關。


Viel Glück!





2016年10月9日 星期日

《在國外寄出明信片,你要知道的是...》初級攻略


初級攻略
所謂初級,定位在沒有深奧密技,一般人都能輕鬆上手的程度。大家就以輕鬆的心情閱讀吧~




要點一:郵票很重要的!
「明信片跟郵票,郵票跟明信片,就像豆漿油條~」
人客啊!切記切記,郵票與明信片缺一不可啊!

務必記住一點:明信片到處都有,只要是踏上旅行、戴上觀光客的眼鏡,你所到之處都有明信片的蹤跡,甚至,自己將紙片手繪一定格式也是一張明信片,但是、but、aber,郵票才是最大的問題!

儘管同是歐元區,義大利的郵票跟德國的郵票是不能混用的吶~因此,當你路過郵局,一定要清點一下自己想寄出的明信片數量,然後買相對數量的郵票。

在此分享我的親身經歷,在義大利我寫好兩張明信片,但尷尬的是,離開義大利的前夕沒有機會買郵票,我只好摸摸鼻子到別處再寄。




要點二:我可以在哪裡買郵票呢?
老實說,現在這個便捷的時代中,不只有郵局可以買郵票。
根據我的觀察,在海德堡裡就有不少小店家可以購買郵票,可能是賣觀光客的商店,也可能是書店,最好的指標就是看看店門口是否有貼相關郵政的Logo。 




  是這樣(笑)




Logo會貼在店門口的玻璃上,不必真的進到店裡就可以發現,這時候三步併成兩步,開開心心上前買郵票吧!郵票是一口價,不需要買貴哦。






要點三:務必預留緩衝時間找郵筒!
一樣是真實事件,一樣是我。到了浪漫的布拉格,我這次學乖,提筆之前明信片上已經貼好郵票,但是自由行的我無法從google map上看到郵筒的位置,於是就這樣拖著、拖著,一直拖到最後一天,憑著雙眼認真觀察,一無所獲。最終,搭著清晨出發的巴士,離開布拉格前往慕尼黑。這兩封明信片,依舊飲恨沒有寄出......

事後反省,覺得自己應該要隨身帶著明信片,將情境假想為地理大發現,我是哥倫布,郵筒是新大陸,只要相遇就不能錯過。不該!

如果你不像我一樣要特定時間、特定場域醞釀文思,更好的方法是在購買郵票的郵局寫完明信片直接投遞,省時省力又不怕意外!




結語
因為人生地不熟,寄明信片突然變得不那麼簡單。但是,能在另一個國度用實體的方式將心情分享給遠處的親朋好友,遠渡重洋,悄悄的稍來一封信......這樣的浪漫,是旅人甘之如飴的選擇吧。








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

德國郵政到台灣——跨洋測驗


德國郵政 (Deutsche Post)以黃底黑字、簡單吸睛的logo分佈在德國境內,形同中華郵政在台灣的地位。









德國郵政與DHL有著曖昧不明的關係。

DHL本是美國運輸公司,2002年德國郵政已掌握其100%的股份。在德國的大街小巷,德國郵政與DHL幾乎是兩位一體。在其他國家比如台灣,我們雖看不到德國郵政,但DHL橫跨各個城市,以跨國運輸為名。











秉持對德國人謹慎且效率高的刻板印象,你可能會對DHL大失所望。
網路上一片負評:寄了一個月依舊在海上漂流的包裹、服務人員不甚積極的態度、尋找包裹的奇幻之旅需要寬闊的心靈......(純屬網友言論,請自行判斷)等等、等等,讓我決定說什麼也要在德國寄一兩張明信片來實證!!











德國郵政實測

我總共在紐倫堡、海德堡兩個德國城市寄明信片,那時候一張跨國明信片的郵資是 0.80€(2016.1.5 發現已經漲到一張 0.90€)。




紐倫堡

有很貼心的耶誕市集郵務!^___^跟耶誕市集的攤位一樣,德國郵政員工在攤位裡頭為大家服務,營業時間也跟耶誕市集差不多。可以在攤位上買明信片、寫明信片、蓋紀念章、貼郵票。我喜歡這便民服務,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,能將瞬間感動用老派的方法傳遞給親朋好友是種幸福。



地點:紐倫堡之耶誕市集郵務攤位
寄出日期:12/2 下午
對象:自己、學長、室友

12/17  收到寄給自己的明信片
12/17  室友收到明信片
1/13    學長收到明信片了~!



海德堡

海德堡往法蘭克福車站寄出。那天早上,我們先找到月台,我再一個人溜出來寄明信片,因為我喜歡海德堡


地點:海德堡中央車站附近的郵筒
寄出日期:12/9 早晨
對象:好友&學弟A、學弟B、妹妹、學妹



12/23 學妹收到明信片
12/29 好友收到明信片
1/7  學弟A收到明信片
1/25   學弟B已經收到明信片
1/26   妹妹收到明信片(哇賽快兩個月o_O)!


德烈斯登超美的郵筒


海德堡的標準郵筒





實測結果

  1. 德國郵政出乎意料的不一致,在紐倫堡寄的漂了14天~36天。在海德堡寄的則是漂了13天~48天!!
  2. 大概等一個月才會收到,比以前去瑞士寄明信片(暑假寄,兩個禮拜到)還要久。可能是聖誕假期郵務繁忙,也可能是德國郵政(DHL)本身的問題。
  3. 雖然收到明信片的時間差距有點大,但都安全的抵達台灣,這場跨洋測驗,雖然不至於滿分,但也算是及格了!







《預告》
如何在國外寄明信片?
「啊,我老是找不郵筒——」「什麼地方才買得到郵票呢?」
身為自由行遊客可沒有開外掛導遊啊。下一次,教你掌握寄明信片的眉眉角角!



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

梵蒂岡有感





梵蒂岡是世界上佔地最小的國家,但卻也是全世界1/6人口的信仰中心。
對於信仰,我在無神論與不可知論者間擺盪著。



「究竟是有信仰的還是沒信仰的人比較可悲?」


仰不該淪為操弄的工具,但人性的原罪卻讓我們不可能不受到操弄。
我不排斥談論宗教,卻無時無刻不批判性思考。

若宗教滿足人的社交慾望、歸屬感,諒我無法蒙蔽雙眼跟大家一起假裝無知。人性貪婪,渴望閒逸,宗教是否也染上此般氣息?





儘管如此,我卻在參觀聖彼得大教堂的時候捫心自問:「那,究竟是有信仰的還是沒信仰的人比較可悲?」

梵蒂岡讓我在短短的時間內,走過人類偉大的藝術與建築結晶。信仰使人奉獻,大教堂的遺跡是多麽歎為觀止,多少人傾盡生命、揮灑才華才能成就如此偉大的藝術品。
若不是信仰,我們會不會淪為一丘之貉?

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

迫不及待的德烈斯登




迫不及待的德烈斯登



十一月下旬,德烈斯登 (Dresden)的聖誕市集還在籌備階段,走在街上看見工人正裝飾攤位,他們謹慎的掛上毬果、乾燥花束以及充滿聖誕氣息的飾品,紅白小球映照這美麗城市的倒影。


德國人發明了耶誕市集,而德烈斯登堪稱耶誕市集發源地,最早可以追溯到1434年。至今,德烈斯登的古城區與新城區都有耶誕市集,前者擺設華麗具有歷史感,後者以白色攤位的簡約為名,德烈斯登的聖誕蛋糕 (Stollen)非常有名,耶誕市集開幕日還會有切蛋糕的儀式,將又長又大的聖誕蛋糕切成客人需要的大小販售。


德烈斯登經過戰火的洗禮,今日大致已重建完畢,十一月淡季在城內遊覽十分舒服。湛藍的天空,古城區的一角,工人們拼建耶誕市集攤位,這是不是像極了孩子的遊樂設施?耶誕假期的歡樂正在城市中悄然滋長。






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

德國鄉間






這裡距離國王湖只有1km的距離,煙霧繚繞的純樸鄉間



德國鄉下很美。

人煙稀少,炊煙裊裊,網路訊號也差,真是完美。

仰望雄踞一角的阿爾卑斯山,光影強弱、雲霧消融幻化無窮,這座山脈在歐洲人心中神聖不可取代。


我突然間有種渴望,想向山林大聲呼喊,不知道小蓮會不會聽見?







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

Google Map 行動版使用技巧



Google Map 有幾個很棒的功能,能幫助你在旅行中更得心應手!
比如在沒有網路的時候找路(離線運用)、建立自己的旅遊地點(新增私人標籤)......






地圖選擇

稍微操作過 Apple內建地圖與Google Map,我發現目前Google Map還是首屈一指的地圖軟體,裡頭的資訊量比較多,還有使用者對於地點的評價,因此選擇用Google Map。






情境一:我想透過Google Map找到景點!

Tips
1. 開啟Google Map
2. 定位目前位置
3. 從目前位置找到之前儲存的地點
4. 跟著代表自己位置的藍點點走向目的地
說明:藍點點代表你現在的位置,藍點點上面的一個箭頭代表你前進的方向*

**技巧一:在不清楚往哪個地方走的時候,將手機本體左右旋轉,找到自己應該移動的方向**
**技巧二:可以藉由旋轉手機螢幕,將箭頭調整朝上,在行進的時候比較直觀 ;-)**





情境二:事前功課,我要遊山玩水 X 大吃大喝

Tips
1. 連上房間的WiFi,在網路上尋找餐廳、景點評價(我主要使用google引擎與Tripadvisor
2. 在Google Map上面儲存離線地圖
3. 將儲存的景點與隔天的行程拉近放大,研究一下路線,更讓手機紀錄詳細地名,確認有儲存到重要資訊☆

說明:離線地圖可以幫助你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使用地圖!但是要注意的是,下載之後經過30天就會被自動刪除。





情境三:訂做超完美私人行程!


《放置圖釘》
如果是非常冷門的地點,只知道大略位置,就在「巴黎廣場右側(舉例)」放置圖釘吧!

Tips
1. 在Google Map上按壓你認為的「巴黎廣場右側」。
2. 出現圖釘後,點進去儲存,讓它變成一個星星。

《新增私人標籤》
如果是查詢的到的地點,為了方便起見,建議改成自己能輕鬆記住的名字。

Tips
1. 查詢地點,點開頁面。
2. 右上角會有三個直立點點,點開新增標籤。
3. 進入新增標籤後,為地點加上容易記住的名字~(例如:與小明的散步地點)


情境四:我迷路了!可是沒有網路啊!!! Q口Q

Tips
1. 別急,其實Google Map在離線的時候還是可以定位,進入Google Map裡掌握自己所在地的資訊。
2. 還記得之前儲存的離線地圖嗎?
3. 透過離線地圖提供的資訊,跟著自己的藍點點走到想去的地方吧!





旅行停看聽

要小心的是,Google Map有不準的時候!
有可能已經離開某個地方好久,卻遲遲沒有更新所在位置,或是定位出錯,跑到海上或是河中央......
這時候,找個空曠處重新定位,也可以試試其他方法,例如重新開機開啟網路等等。



儘管有一些缺點,需要自行判斷與彈性的處理問題,但總體來說~
在外旅遊、沒有wifi(或是網路很昂貴)的時候,Goople Map真是背包客、自助旅行的好夥伴!